您的位置: 首页 - 师大新闻 - 媒体师大 - 正文

北京市委宣传部《前线》杂志客户端 2024-11-24 尚轶:“洋芋教授”,让“土豆”变“金豆”

2024-11-26  

尚轶,云南师范大学马铃薯科学研究院教授、清华大学理学博士、国家高层次人才青年学者(2018-2020)和特聘教授(2022-2026)、云南省“兴滇英才支持计划”云岭学者(2022)。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2018,排名第三)、第十届云南省青年科技奖(2022)、国家发明专利22项,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6项,研究成果入选2014“中国科学十大进展”30项候选成果。11月24日,北京《前线》杂志对尚轶的事迹作了全面报道。

如何化“薯”为“粮”,使“土豆”变“金豆”,是农民们关心的大问题,更是尚轶一直以来的科研目标。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位“洋芋教授”的故事。

跳出“蔬”适区

2010年,尚轶博士毕业后,进入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蔬菜品质方面的研究。当时,经过国家“十一五”“十二五”科技攻关,解决了蔬菜的“终年供应”问题。然而,蔬菜的品质问题亟待解决,比如黄瓜在低温、干旱等逆境条件下易变苦。尚轶结合自己所学的基因研究,联合多个团队,经过4年的研究终于找到了黄瓜苦味“开关基因”,并与育种家合作研制出“蔬研”系列优质新品种。“蔬研”系列黄瓜新品种在华南地区累计推广约100万亩,创造约80亿元的经济价值。同时,苦味“开关基因”还被应用于解决其他葫芦科作物,如西瓜、甜瓜等果实变苦,品质变差的问题。

尚轶并未沉浸在蔬菜研究领域取得的成果中,而是继续保持谦逊的态度从事科研。20世纪80年代,马铃薯在我国主要作为补充口粮的作物,被称为“温饱薯”。2015年,原农业部正式提出马铃薯主粮化战略。尚轶说:“这是一个非常伟大的计划,马铃薯是仅次于小麦、水稻和玉米的第四大粮食作物……然而,进入现代,马铃薯品种的更新似乎停滞了。马铃薯品种太久不更新,会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病虫害抗性下降等一系列问题,马铃薯新品种的培育已经迫在眉睫。”以其科研人的敏感和担当,尚轶毅然决定从蔬菜领域转向杂交马铃薯研究。

正是这个时候,尚轶看到云南师范大学在马铃薯基础与应用研究方面底蕴深厚,且在云南一年四季均可种植马铃薯,老百姓也爱吃马铃薯,是国内开展马铃薯研究最好的区域,于是不顾前路茫茫,携家眷来到云南,加入云师大与农科院基因组所联合创立的马铃薯科学研究院。

赋能“土豆革命”

尚轶来师大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搭平台、带队伍。从实验室场地申请、设计、改造到仪器设备招投标等一系列琐事,尚轶都亲力亲为,这个过程花了他不少时间。其次,如何调动新教师的积极性,将他们组织成一支有战斗力的团队,也是尚轶遇到的问题。好在尚轶前期一直带领团队开展科研工作,自己形成了一套经验方法。并且尚轶认为:“凡事只要自己冲在一线,带着新老师们一起跟着做,慢慢地在磨合中他们自然就明白了。”

有了场地和团队,尚轶立刻投入了马铃薯相关研究,也遇到了第一个大难题——克隆马铃薯自交亲和基因(Sli基因)。Sli基因能打破马铃薯自交不亲和性,对马铃薯杂交育种非常重要。但自1998年日本科学家首次报道Sli基因以来,从未有科学家找到该基因,其难点在于精准鉴定植株表型。研究之初,团队依据日本科学家的研究思路,想要精准鉴定植株表型却一直未取得进展,直至团队的马玲老师另辟蹊径,巧妙地避开了表型评价,仅用三年时间就完成了Sli基因的克隆。相关成果以云南师范大学为第一和通讯单位发表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自然·通讯》,为杂交马铃薯育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经过第一个5年攻关,尚轶带领的马铃薯团队与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密切配合,先后解决了二倍体马铃薯自交不亲和、自交衰退等难题,在杂交马铃薯领域率先取得重大突破。团队应用“基因组设计”理论和方法体系率先培育出二倍体杂交马铃薯“优薯1号”,入选《2021中国农业农村重大新技术新产品新装备》。这是具有标志性意义的科研进展,标志着二倍体马铃薯研究已从“摸着石头过河”过渡到“未来可期”的新阶段。相关成果获“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的肯定:“马铃薯杂交种子繁殖技术是颠覆性创新,将带来马铃薯的绿色革命。”

云南师范大学甸头科技小院马铃薯种植基地

此外,尚轶团队选育“师大6号”紫色马铃薯,并开展以“师大6号”为代表的特色新品种推广,与马铃薯食品加工相关企业合作,开发马铃薯全粉、马铃薯蛋白以及复合薯片等高附加值产品,为国家和云南乡村振兴战略贡献云师力量。据了解,“师大6号”紫色马铃薯为非转基因品种,属于中早熟、特色马铃薯新品种,具有高产抗病、高淀粉、高花青素、低还原糖等优点,其营养价值远高于常规品种。过去的一季,云南甸头村科技小院成功播种“师大6号”30亩并喜获丰收,总产量高达40余吨。当地人亲切地给它起了一个响亮的新名字——“紫气东来”。

目前,马铃薯科学研究院将瞄准国际科学前沿超前部署,充分吸引和凝聚优秀科技人才,推动学科深度交叉融合,致力于科学前沿突破,产生一批原创性成果,抢占国际科学发展制高点。

培育新“薯”光

“科研要瞄准世界前沿科学问题,敢于开展长周期的研究,敢于创新,敢于坐冷板凳。”“搞科研,其实就像在破案,需要把这些学科融合起来、整合好。这些学科就是线索,你根据这些线索一点点靠近、再靠近,能很好地破案了。”这是尚轶根据多年科研经历总结的教育心得,也是他向团队成员们传授的第一门课。尚轶认为,科研中需要大量人才,优秀的学生无疑是最好的资源。鉴于生命科学更强调学生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主张以研促教、以研促学,利用国家级科研项目和省级重点实验室平台,鼓励学生接受科研训练。他挑选高、中、低年级学生组成研究小组,开展小圈子教学。他还将多名研究生送到中国农科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和蔬菜花卉研究所等国家级科研平台进行科研训练,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尚教授与团队成员进行交流

“在实验过程中遇到困难是一件常见的事。我们遇到问题特别喜欢去请教尚轶老师,他总是能快速帮我们找到问题所在,让我们少走了很多弯路。每次汇报项目时,尚老师也总能一针见血地指出可以改进的地方。”“尚老师的课堂爆满,想要上课基本要靠‘抢’。”“在课堂上,他逻辑严密,深入浅出,是真正的大神。我们都是他的迷弟迷妹。私下里,尚老师还是幽默风趣的‘暖男’一枚。”尚轶的学生这样说道。

“我从来都把我的学生当作朋友,我喜欢带着他们一起体验科研的乐趣。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看着我做实验,我也能更好地把科研经验传授给他们。”在尚轶眼中,教师是学生成才前的榜样,要做到“言为士则、行为世范”。在学生成才后教师是学生的梯子,要帮助学生前往更高、更远的地方。


作者:杜瑞芳 李璐(云南师范大学)

编辑:贾倩颖

上一条:新华社 2024-11-27 全国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展示和集体备课会在云南师范大学举办 下一条:云南网 2024-11-24 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冬日的云师大

关闭

云南师范大学 版权所有 滇ICP备05001257号
云南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网络与信息中心设计开发.

地址:呈贡主校区:呈贡区雨花片区1号 邮编:650500
一二·一西南联大校区:昆明市一二·一大街298号 邮编:650092